全本小说阅读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
  • 全本小说阅读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
  • 分类:现代都市
  • 作者:文盲写小说
  • 更新:2024-06-16 19:18:00
  • 最新章节:第89章
继续看书
热门小说《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是作者“文盲写小说”倾心创作,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。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崇祯王承恩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,朝廷支柱,一旦免除,朝廷将入不敷出。届时兵无饷,将无粮,别说打仗,就是募兵都没钱。”“现在内有流贼四处作乱,外有建奴虎视眈眈,九边大军缺饷少粮已是常态,此时不加赋已是皇恩浩荡,免全国一年田赋绝不可行!”李邦华虽然只当了两天内阁首辅,但是对朝廷的钱粮已经心知肚明。他的话虽然很难听,但说的都是心里话。范景文出班跪倒:“陛下,虽然免赋是体恤民情,关心百姓......

《全本小说阅读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精彩片段


李邦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:“陛下,万万不可!”


“朝廷每年用银缺口尚有五百多万两,如果再免除田赋,今年的用银缺口将达到两千一百万两!”

“田赋乃国家根本,朝廷支柱,一旦免除,朝廷将入不敷出。届时兵无饷,将无粮,别说打仗,就是募兵都没钱。”

“现在内有流贼四处作乱,外有建奴虎视眈眈,九边大军缺饷少粮已是常态,此时不加赋已是皇恩浩荡,免全国一年田赋绝不可行!”

李邦华虽然只当了两天内阁首辅,但是对朝廷的钱粮已经心知肚明。他的话虽然很难听,但说的都是心里话。

范景文出班跪倒:“陛下,虽然免赋是体恤民情,关心百姓之举。但这样的免法会让百官心乱,朝廷不稳。如果陛下觉得百姓负担重,可以减免三饷。至于免全国一年田赋...臣以为不可。”

其余阁臣、百官见内阁首辅和次辅均表明了态度,纷纷跪地请求崇祯放弃这个想法。

崇祯摇了摇头:“诸位,你们说的都很在理,朕也知道朝廷缺钱,但各地都有灾,有灾就有难民,这些难民太多了,他们随时可以成为流贼。”

“这也是流贼怎么剿也剿不干净的原因!”

“你们还记得朕说过祖父皇帝给朕托过梦吗?他告诉朕,旱灾今年只剩最后一年,明年各地除湖南外,都将风调雨顺。”

“所以朕打算免除全国一年的田赋,至于用银的缺口,朕会想办法!”

群臣沉默,他们认为崇祯在信口雌黄!

先不管托梦是真是假,朝廷每年两千万两银子的缺口怎么填?

用什么填?

这不是二十万 ,更不是二百万,而是两千万两!

他有什么办法?

哪怕拉出的屎能变成银子,满朝文武也得拉上几年才行。

看着质疑的群臣,崇祯淡淡解释道:“朕说过,京师有坏人!他们吃着朝廷的饭,拿着朝廷的银子,私下里干的却是改朝换代的事!”

“朕岂能容他?”

“李若琏!”崇祯声音陡然一变,从原来的慵懒变成了愤怒。

“臣在!”

“将你查到的证据全都拿出来!”

李若琏伸手拿出一本书还有一摞信,书上写着论语二字,在崇祯的示意下将论语递到李邦华手中。

李邦华一脸茫然的接过论语,翻看书页。

目光快速扫过后,李邦华眉头皱了下:“李指挥使,这...不是论语,是一本账册?”

“不错,李阁老请往后看。”

李邦华一目十行的快速翻看,他越看越是心惊,越看越是害怕。

翻到最后一页时倒吸一口凉气凉气!

“这...这怎么可能?”

见李邦华一脸的震惊,内阁次辅范景文急忙伸手拿过论语,认真的看了起来。

片刻后,范景文露出与李邦华一样的表情。

震惊,害怕,难以置信......

其他朝臣被他们的两人的表现搞懵了,在邱瑜的带领下纷纷走上前查看。

一刻钟过后,那本论语在群臣之中传阅了一遍。

李若琏见时机成熟,开口说道:“诸位大人,锦衣卫奉旨调查陈演和光时亨满门遇害一案。”

“凶案现场可以说一片狼藉,表面上看凶手是杀人抢钱,实际上有很多值钱的东西被忽视了。例如陈演府中有一幅价值不菲的《烟寺松风》,被仍在地上无人问津。”

“根据这一点,我们认为凶手找的不是钱,而是另有其他。于是几十号人连夜掘地三尺,终于在陈演府上找到了这本论语和这些信件!”李若琏指着转了一圈又回到李邦华手上的书说道。


当然怕!

但是。

大明以孝治国,只要周奎没有做出谋逆之事,崇祯就不能把他送进诏狱。

因为周奎是崇祯的岳父,周皇后的父亲。

为父者,没有错,错也是对。

可以罚,不可以惩。

如果他真的以贪墨之名将周奎押进诏狱,此举将威胁国本。

崇祯早就料到周奎会死鸭子嘴硬,他微笑着说道:“既然国丈说这些钱财都是皇家赏赐,那么朕就不客气了。现皇家有难,正是用钱之际,朕以天子之名将这些赏赐暂且收回,等朝廷富裕了加倍奉还。”

周奎整个人都惊呆了!

他被崇祯的脑回路震得头脑发木,浑身发凉。

“这...这...陛下乃大明天子,岂...岂能出尔反尔?况且赏赐如同泼出去的水,岂有收回的道理?”

“朕就是道理!”崇祯懒得和这厮费口舌,“王承恩,还不速速将这些马车牵进皇城?”

“臣...遵旨。”王承恩吩咐午门附近的锦衣卫,厂卫将马车赶进皇城。

“陛下...陛下...”周奎仿佛没了力气,瘫坐在地上陛下陛下的喊个不停。

他不甘心自己一辈子的继续被崇祯抢走,又不敢做出僭越之举,只能瘫在地上不停地哭喊。

见周奎愈发得寸进尺,崇祯脸色有些厌烦。如果不是周皇后的面子和以孝治国的根本,他恨不得直接将他砍了。

他走上前伏在周奎耳边低语道:“国丈家产千千万,马车上最多装了八成吧?剩下的两半是不是藏在府上?要不朕让东厂去挖一挖,掘地三尺找不到就掘地四尺!”

周奎瞬间闭嘴,他用衣袖擦干眼泪,看着面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皇帝,心生恐惧!

他好像什么都知道.

不,他就是什么都知道!

“朕不是不敢杀你,东厂和锦衣卫有很多让你悄无声息死去的办法。朕很喜欢周皇后,你活着的意义是不让她伤心,仅此而已!”

“如果你继续放肆,休怪朕无情!”

黑暗之中,灯光之下,崇祯的脸色阴暗交错,变幻不定。那一刻他不是天子,不是君王,而是一头嗜血的猛兽。

周奎下意识的疯狂点头,不敢有半分造次。

有了周奎带头,其余勋贵纷纷放弃抵抗。

就算有抵抗的想法也无能为力了。

京师三大营都在这里,他们的上司京营总督是崇祯的人。

五城兵马司和巡捕营也在这里,兵部尚书也是崇祯的人。

锦衣卫和东厂更不必说了,唯皇命是从。

一众勋贵脸色僵硬着离开午门,身影消失在京师的黑夜之中。

内阁首辅李邦华问道:“陛下,太子既已离开,在皇城外驻守的三大营士兵是不是可以撤走了?”

“拖欠的军饷都发了?”崇祯没回答问题,而是反问了一句。

“尚未发放完毕。臣让户部先将锦衣卫和东厂的饷银补齐,随后才与兵部交接军饷。”

勇卫营,锦衣卫和东厂的饷银由户部直接发放。三大营,五城兵马司的饷银先由户部转到兵部,再由兵部统一发放。

“嗯,”崇祯点点头,没有反对。作为皇帝的亲军,他们有这个资格和权利。

“既然朝廷有银子,三大营,五城兵马司的饷银就没必要拖欠。户部和兵部的人都在,现在就发。”

“在这?”李邦华有些意外。

“对,现场发!”

“臣...这就安排。”李邦华只是觉得事发突然,并没有太多疑虑。

毕竟朝廷拖欠饷银的时间太长了,陛下着急也在情理之中。

小说《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带着记忆穿越而来,他只想干两件事。

抢钱,杀人!

“你不用查凶手,朕有另外三件事交给你做。”

“臣领旨。”

“一,先查给户部运送粮草,给工部运输铠甲,兵器,火器的是哪些商号,并查清楚朝中哪些大臣与之交往密切,重点查晋商和江浙商人。”

李若琏默默在心中记录。

“二,模仿这几人的笔迹写几封密信。”崇祯伸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摞奏本递给李若琏。

李若琏打开奏本扫了几眼后头皮发麻。

这些人有勋贵,有朝臣,甚至还有死人。

死人是前内阁首辅魏藻德,他的奏本也在其中。

李若琏毕恭毕敬的问道:“陛下,不知密信内容有何要求?”

“这些人私通流贼,朕需要证据。”

“臣,领旨!”李若琏毫不犹豫的将奏本放进怀中藏好。

崇祯对李若琏的表现很是满意,点点头继续说道:“第三件事有些棘手,可能会死人。”

“臣蒙受君恩,不惧生死!”

“好!第三件事是一件震动京师的大事!”

大事?

李若琏浑身一震顿时来了精神。

“今夜子时,血洗前内阁首辅陈演和兵科给事中光时亨的府邸。记住,要悄无声息干净利落。府中男女老幼全部处死,一个活口也不留。所有财物洗劫一空,不用交给朕,留着自己用就行。”

李若琏安静了一会。

他没料到皇帝竟然用这么低调的方式杀人。

无论杀谁他都不该犹豫。

但李若琏还是犹豫了片刻,面露为难之色说道:“陛下,京师晚上有巡捕营和锦衣卫的人巡夜。臣的人虽然能征善战,被他们发现将免不了一场硬仗。生死事小,坏了陛下的计划事大。”

李若琏的担心不无道理,巡捕营和锦衣卫虽然之战力羸弱,但胜在人多势众。如果发生冲突,对方有支援的情况下会把他们活活耗死。

到时候不但没有完成任务,反而白白损失人手,得不偿失。

崇祯心中早有对策,他微微摇头:“放心吧,其他人交给朕。”

“遵旨!”李若琏施礼后快速离开。

他刚走出殿门,王之心和吴梦明并肩走了进来。

两人同时跪倒在地。

王之心一脸担忧:“不知陛下龙体如何?臣有罪,让陛下受惊了。”

吴梦明脸色写满了焦虑:“陛下,臣失职。求陛下给臣一次机会,臣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!”

皇帝出宫外围警戒任务由锦衣卫和东厂负责,无论他们当时在不在场,都是第一责任人。

出了这种事,皇帝怪罪下来难逃其咎。

崇祯嘴角挂着一丝嘲笑:“好,朕赐你们自尽,去吧。”

王之心和吴梦明俩人顿时傻了眼。

他们是皇帝的宠臣,深受君王信任。

今天的事固然严重,在他们眼里却到不了赐死的地步。况且现在正是用人之际,陛下怎么会舍得让他们自尽?

可话从崇祯的嘴里说出来,他们又不敢不信。

片刻后王之心率先求道:“陛下饶命,陛下饶命!臣固然有失职之实,求陛下看在臣忠心耿耿的份上饶了臣。”

“臣愿戴罪立功找到幕后真凶。”

吴梦明见状开始模仿王之心,他一边磕头一边流泪:“陛下恕罪!陛下恕罪!”

他没有王之心那么能言善辩,只能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。

声音凄惨,泪流满面,让人动容。

崇祯被吴梦明的哭声扰的心烦,崇祯当时怎么想的?竟然让这么个家伙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!

小说《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“多谢!”李左使了个眼神,手下的兵士立刻散开队形,小心谨慎的搜了起来。

得到消息的定国公徐允祯姗姗来迟。

他带着两个家丁来到前院,看到李左后眉头皱了下。

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。

陛下遇刺,勇卫营奉命搜查他的府邸。

是巧合还是故意?

成国公朱纯臣今天的遭遇已经传遍了京师,虽然有咎由自取的成分,但陛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
他要对勋贵下手了。

马上就要离开北京,徐允祯不想多生事端。

见定国公站在原地不语,李左上前躬身施礼:“勇卫营李左见过定国公。”

徐允祯忧心忡忡的问道:“陛下无碍吧?”

“臣不敢多言,国公去宫中一问便知。”

徐允祯顿时明白了,他微笑着从袖子里摸出一个布包,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扔到了地上。

然后捡起布包递到李左手中,笑着说道:“李千总你的东西掉了。”

李左被徐允祯的慷慨吓到了...

布袋里装着黄澄澄的金子!他用手掂了掂,至少有五十两。

李左不敢收,急忙把徐允祯的右手和布袋一起推了回去,有些为难的说道:“国公大人,末将既食君禄当为君解忧,陛下遇刺,按规矩这一片宅子都得搜一遍。”

“哎咦!”定国公徐允祯把金袋子再次推给李左,“李千总错会了,我的意思是麻烦李千总快点搜。”

李左愣了下,若无其事的将金子收进怀中,得到徐允祯的允许后吩咐一声:“搜!”

不消片刻,一个兵士慌慌张张的从旁边的院子跑了回来:“千总,旁边院子发现一个死人!”

李左和定国公徐允祯同时一震,前者表情复杂,后者表情更复杂。

......

户部侍郎王正治府邸。

吴梦明和王之心相对而立,看着手中的账册。

没有人比他们更懂抄家。

不到半天时间,前内阁首辅魏藻德和户部左侍郎王正治的家已经被查抄一空。

魏藻德早已将家眷送回乡下老家,府中只有几个家奴。好在家产还在,共搜出白银两万五千两,名人字画古玩玉器也不少。

王正治第二个被查,锦衣卫负责外围警戒,东厂负责查抄家产。几百个厂卫一拥而入,先是抓人,随后翻箱倒柜,掘地挖塘,里里外外搜了个干干净净。

前后耗时近两个时辰才清点完毕。

吴梦明看着手中的账册对王之心说道:“王提督,今儿个咱们在魏藻德家搜搜出现银两万五千四百二十八两两,名人字画古玩玉器折银一万三千二百二十九两。”

“加起来不到四万两!魏藻德是崇祯十三年状元,十六年入阁,查出这点家产还算说的过去。”

“户部左侍郎家只查出这点钱是不是太少了点?”吴梦明指着账册最后一行数字。

王之心瞟了一眼,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合计十五万七千八百二十六两。

“不少了...”王之心贪婪的咽了口唾沫,“王正治崇祯十五年四月才到户部,查抄出这些银子足够交差了。”

吴梦明苦笑着摇头,“他在来户部之前官任太仆寺卿一职。”

王之心皱着眉愣了会,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
太仆寺是干什么的?

负责整个大明朝马政和畜牧,掌握着全国的马户,草场,马匹。

受兵部管辖,官秩从三品。

马户指的是养马人户,这些人户由官府指派一起养马的徭役任务,他们需按时向朝廷交付一定数量的马匹。

小说《大明:距离灭国还有七天?他坐吃等死了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方岳贡张了张嘴,欲言又止。


这个办法确实有效,但浪费的银子将是一笔巨款。

李邦华看不下去了,他向前一步躬身施礼:“陛下不可,京师中的奸商见流贼将至运输不畅,纷纷抬高粮价,此乃不法之行为,按律应当予以惩治。用内帑的钱买高卖低看似体恤百姓,实则有...有助纣为虐之嫌。”

其余众人纷纷汗颜。

李邦华太硬气了,竟然当着皇上的面指责皇上助纣为虐。

当御史的时候就屡屡如此,没想到当了内阁首辅更硬气了。

“大胆!”王承恩尖锐的声音响起,“李阁老应该知道什么话能说,什么话不能说。仗着陛下重用就胡言乱语,休怪陛下无情。”

李邦华毫不畏惧:“陛下,大明律有言,乱世用重典,王道杀伐震慑,法也!此时不用重典,何时用?”

乾清宫针落可闻。

李邦华的话已经不是指责了,而是质问。

质问皇帝为什么不用重典!

崇祯没有生气,反而淡淡一笑:“李阁老怎知我没用重典?”

“可是...”

“朕如果用重典惩治那些商人,一旦消息传出去,还会有商人往京师运粮吗?”

“就算有,运送的数量有之前的几成?”

“京师百万民众每天吃掉的粮食多达上万石,流贼将至,应该广积粮。商人为了暴利,肯定会加速运粮,此举正合朕意。”

“至于银子...,范景文管着京师三大营,只要不让那些商人把银子运出去,朕就有办法将银子拿回来。”

方岳贡和李邦华对视一眼,纷纷汗颜。两人立刻下跪,先是向崇祯请罪,随后领旨谢恩。

“邱瑜!”崇祯将目光看向这位吏部尚书。

“臣在。”

“你说的消极怠工,出工不出力的现象,很普遍吗?”

“回陛下,占京卿总数的三四成。若是人少,臣也不会向陛下请示,早就联合都察院弹劾了。”

崇祯长吸一口气,点点头。

这件事很棘手。

官员们这么做无非是两种心态。

一,京师守不住了,继续做那些事没有什么意义,不如摆烂。

二,只有消极怠工,才能确保京师守不住。这样他们才能送走旧皇帝,迎来新皇帝。

第一种心态的官员还好,属于骑墙派。没有忠心,更谈不上爱国。虽然没干好事,但也没干坏事。

第二种心态的官员最可恨,身在大明心在顺/满清。专门做坏事,扰乱朝堂,搞乱朝政。使政令不通,百姓不满。

既然如此,必须给这帮大明打工人上强度了!

“其他人先出去等待。”

等所有人离开,殿门关闭后崇祯才低声说道:“邱瑜,你将消极怠工的官员名单整理成册,以升迁为诱饵,让他们每人每天清晨写一份工作计划,将这一天打算做的事全部写下来。”

“晚上写工作总结,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汇总。完成的在上面画个圈,未完成的要写上未完成的原因。”

“写完后将这份工作计划和总结交给你,你再进行求证考核。”

“胡编乱写的,不写计划和总结的,所做的事情与职位不符的,全部上书罢免。”

“听懂了吗?”

邱瑜站在原地愣了得有三分钟,他扭动僵硬的脖子,缓缓开口道:“陛下...臣没听懂。”

崇祯没有意外。

一个封建王朝的二品大员,肯定无法理解每日工作计划、总结,还有KPI这种东西。

他花了将近十分钟才把这些东西全部讲明白。

邱瑜听懂后震惊不已:“陛下此法无比精妙,实乃考核官员的一大利器!臣以为应当推广。”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