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遗教经》和尚尼慈悲,诸位法师、诸位居士,阿弥陀佛!好,请放掌。
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六个讲次,跟大家共同学习《佛遗教经》。在正式讲这部经之前,我想先简单的说明本经的特色。
身为一个佛弟子,我们在学佛的过程,刚开始是皈依三宝,也就是说我们仰仗一份清净的信心,相信三宝是无所不在的,也相信三宝能救拔我们,所以刚开始我们是皈依三宝。第二个是修学佛法,我们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根基的法门来修学。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,基本上是为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。
虽然我们在学佛过程当中,我们希望能离苦得乐,但是我们冷静的去回顾我们过去的生命,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生命当中痛苦时间多,安乐时间少,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还是安住在苦多乐少当中。这就表示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,没有真正的找到离苦得乐的根源,也就是说,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只是在一种表相的仪轨上的修学,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离苦得乐的因素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痛苦不能消失,安乐不能生起的主要理由。
什么才是离苦得乐的主要因素呢?这当中有两个因素:
第一个:业力。当我们依止贪瞋痴烦恼所发动的罪业,这样的罪业会召感痛苦的果报;那我们依止这种清净的慈悲心,所发动的这种身口意的善业,就会在生命当中召感安乐的果报。所以我们要离苦得乐的第一个条件,就必须要透过持戒修福,使令我们的色身离苦得乐,所以我们要离苦得乐第一个呢要注意我们身口意的造作,也就是我们的业力。
第二个因素:爱取烦恼。我们这一念心跟这些痛苦果报或安乐果报接触时候,我们会产生一种盲目颠倒的执取,由于这种执取就产生一种内心的痛苦。不管这个果报是快乐的或者是痛苦的,只要我们产生了爱取,这个果报就会带给我们内心种种的忧惧跟种种的苦恼。
所以在修学佛法过程当中,我们要应该透过持戒修福使色身离苦得乐,进一步的修学止观,使令我们内心离苦得乐。也就是说,我们如何能够正确的修学戒定慧,来消灭痛苦,成就安乐,这是整个佛法修学的重点。
在整个戒定慧修学当中呢,本经具足两个特色:
第一个本经有普遍性:一般的经典在解释戒定慧,有的是偏重在持戒,偏重在持戒来断恶修善,有的是偏重修习止观,来调伏心中的爱取烦恼。那么《佛遗教经》的特色,它能够普遍的把「持戒」跟修「止观」都能够正确的表达出来,所以本经呢,它在所有经典当中的第一个特色,它具足一种普遍性。
第二个特色就是它具足了简要性:因为本经是所谓的佛遗教经,佛陀在生平的时候讲了很多持戒跟修止观的方法,那么在临命终的时候呢,这个时候的时间是非常的紧迫,马上就要入涅槃,马上就要离开人世间,所以在这么一个非常紧迫的情况之下,佛陀一定会把戒定慧的一些修学重点,作一个简单扼要的回顾。所以本经在修学戒定慧的时候,它具足一种简要性,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,掌控整个戒定慧修学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,这就是本经在修习戒定慧的内涵当中的一个普遍性与简要性。
以上是说明本经的特色。这以下我们请看讲议:佛遗教经讲表。将释此经大分为三:我们这次有三大科来解释本经。
第一科是解释经题,我们首先解释本经的经题。
第二科是经文大意、经文大意当中我们就引用莲池大师跟天亲菩萨的对《佛遗教经》的注解,他有一个经文大意的开示,我们就根据这两个古德的开示来了解经文大意。
第三科是随文释意,正式的随顺经文来解释它的义理。
我们先看第一科、解释经题:
本经的经题有两个:
第一个是:《佛遗教经》
第二个是:《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》。
先说明《佛遗教经》,经题中的「佛」是说法者,「遗教」是所说的法,人法双举,故名《佛遗教经》。所以本经是人与法的和合。其中「佛遗教」是别题,「经」是通题。
先解释别题中的「佛」,佛陀翻成中文为「觉」,他依止清净智慧,觉悟真理。觉悟的相对名词是无明,凡夫心安住在无明大梦中,一天过一天,一生过一生,如是生活在无明大梦中。为何把无明譬喻为梦呢?因无明的体性是「执妄为真」,犹如做梦时,在梦境中对所见的人事因缘,都以为真实。凡夫心跟因缘所生法接触时产生执取,这跟做梦时执妄为真是相同的。佛陀透过所觉悟的真理,能消灭心中的无明。
在蕅益大师对本经的注解中,他根据《大乘起信论》,说明「觉」有「本觉」、「始觉」、「究竟觉」三种。觉悟就是智慧的观照,以下根据《大乘起信论》的重点,简要说明其内容:
第一本觉:本觉是心中本来具足的智慧,我们心中虽起种种的颠倒妄想,但在打妄想的明了心性中,具足了觉照的智慧,只是它没有表现出来而已。这种本来具有的智慧,不是假借佛法的熏习而生起,而是本来就有,法尔如是。本来就有的,叫作本觉。
第二始觉:始觉是依佛法的熏习而生起的观照智慧。根据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所说,始觉的智慧有三种差别:
一、凡夫觉:凡夫的观照智慧是觉悟业果的道理,他观察生命犹如一无穷尽的水流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生命,影响生命水流的因素是身、口、意所造作的业力,由于过去的业力而创造今生的生命,再依止今生的生命而创造另一业力,这业力又召感来生的生命,如是造成业果的相续。从这业果的观察,我们内心安住善业,对治恶业,这样的智慧成就了人天果报,这是凡夫觉。
譬如我们有时身体会出现病痛,或是人事因缘有障碍,这时我们自我反省,如果在病痛与障碍中,内心产生沮丧跟痛苦,这表示我们心中已丧失观照力,堕落现前境界而产生执取。反之,如果面对病痛跟人事障碍时,内心生起业果的观照,知道这件事的出现是有它过去的业力,则这样的逆境,不但不会造成心情的沮丧,反而给我们警惕,鼓励自己精进断恶修善。
所以一个境界的现前,也就考验我们的观照力是否能如实的生起,若失去观照力,内心起颠倒,对现前境界产生执取,可能就会造罪业了。过去的罪业创造一个果报,在现前果报中起颠倒,又造罪业,如是落于可怕的恶性循环,这就是所谓的「惑、业、苦」,起惑、造业、受苦,在受苦中,又起另一「惑、业、苦」,我们就无法从这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。
所以在内心的黑暗中,培养的第一道光明,是要观察「因果丝毫不爽」,也就是说,只要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境界,这一定跟自己的业力有关,若无业力而召感果报,这是违背佛法的真理,我们绝不相信。所以刚开始观察自己的生命,善业决定召感安乐果报,罪业决定召感痛苦果报,我们对于这样的真理,深信不疑,这是培养智慧的第一个层次―凡夫觉。
二、二乘觉:前面业果决定的观察,是观察因果的表面现象,我们应进一步观察因果的循环,不论是安乐或痛苦的果报,它都是无常无我,剎那剎那的生灭,在生灭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「我」存在,它只是因缘所生,不断流动的影像而已。这种二乘的觉悟,是透过「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」的道理,观察生命的相貌是「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」,察觉到业果的本质是毕竟空寂,这时我们对于任何因果的流动就能安住于空性,以空性为住,而对治有相果报的执取。如是对生命的观察更深入透彻,内心的安乐也更加坚固而不可破坏。
三、菩萨觉:菩萨观察因缘法,无论是表相因果的流动,或是因果的空性本质,亦即诸法的本性,这些有相的现象与无相的本性,都是一念的心性所变现,如是我们就找到一切因缘的根源,原来是一心所变现。这时我们观察到,若要改造生命就必须改造心念,因为整个因缘就在剎那剎那的起心动念中,不断的变现,所以改造心念非常重要。
在改造心念中,《大乘起信论》说,观察这念心有两个相貌:
第一真如心:这是跟我空、法空相应的真如门,它是一切安乐的根本。
第二生灭心:这是跟我、法二执相应的生灭门,它是一切的根源。若要离苦得乐,讲到究竟处,就不完全只是断恶修善;更重要的,要使心念「弃生灭,守真常」,消灭有所得的攀缘心,安住于无所得的清净本性,这才是真实究竟的离苦得乐。
前几天台中有位居士打电话给我,我听他讲话的口气,觉得他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,他说开始修习佛法后,经常自我反省。身为一位居士,他所接触的环境错综复杂,所以有时觉得自己还是经常有贪欲烦恼、瞋恚烦恼、忌妒心、高慢心。他说以前还未学佛时,不知道会起这些烦恼,自己活在无明大梦中,现在眼睛打开了,启动观照力以后,发觉内心有这么多的烦恼,他感到非常沮丧,有时非常厌恶自己,他问我该怎么办?
他能观察到有相的善恶因果,这已经很难得,但他还可以提升观照力。虽然自己厌恶贪欲烦恼、瞋恚烦恼,但这些烦恼并不代表自己,厌恶烦恼并不表示要讨厌自己,什么才是自己呢?每一众生的本来面目是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。」这才是自己的本性,而所有的烦恼跟罪业,都是后来熏习而有,这都是外来的东西,它不能代表自己,所以我们应该厌恶烦恼,并且要肯定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