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遗教经全本阅读
继续看书
小说推荐《佛遗教经》,是作者“妙音0”独家出品的,主要人物有蕅益马鸣,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,小说简介如下: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...

《佛遗教经全本阅读》精彩片段

《佛遗教经》和尚尼慈悲,诸位法师、诸位居士,阿弥陀佛!好,请放掌。

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六个讲次,跟大家共同学习《佛遗教经》。在正式讲这部经之前,我想先简单的说明本经的特色。

身为一个佛弟子,我们在学佛的过程,刚开始是皈依三宝,也就是说我们仰仗一份清净的信心,相信三宝是无所不在的,也相信三宝能救拔我们,所以刚开始我们是皈依三宝。第二个是修学佛法,我们会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根基的法门来修学。整个修学佛法的过程,基本上是为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。

虽然我们在学佛过程当中,我们希望能离苦得乐,但是我们冷静的去回顾我们过去的生命,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生命当中痛苦时间多,安乐时间少,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还是安住在苦多乐少当中。这就表示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,没有真正的找到离苦得乐的根源,也就是说,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只是在一种表相的仪轨上的修学,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离苦得乐的因素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修学的过程当中痛苦不能消失,安乐不能生起的主要理由。

什么才是离苦得乐的主要因素呢?这当中有两个因素:

第一个:业力。当我们依止贪瞋痴烦恼所发动的罪业,这样的罪业会召感痛苦的果报;那我们依止这种清净的慈悲心,所发动的这种身口意的善业,就会在生命当中召感安乐的果报。所以我们要离苦得乐的第一个条件,就必须要透过持戒修福,使令我们的色身离苦得乐,所以我们要离苦得乐第一个呢要注意我们身口意的造作,也就是我们的业力。

第二个因素:爱取烦恼。我们这一念心跟这些痛苦果报或安乐果报接触时候,我们会产生一种盲目颠倒的执取,由于这种执取就产生一种内心的痛苦。不管这个果报是快乐的或者是痛苦的,只要我们产生了爱取,这个果报就会带给我们内心种种的忧惧跟种种的苦恼。

所以在修学佛法过程当中,我们要应该透过持戒修福使色身离苦得乐,进一步的修学止观,使令我们内心离苦得乐。也就是说,我们如何能够正确的修学戒定慧,来消灭痛苦,成就安乐,这是整个佛法修学的重点。

在整个戒定慧修学当中呢,本经具足两个特色:

第一个本经有普遍性:一般的经典在解释戒定慧,有的是偏重在持戒,偏重在持戒来断恶修善,有的是偏重修习止观,来调伏心中的爱取烦恼。那么《佛遗教经》的特色,它能够普遍的把「持戒」跟修「止观」都能够正确的表达出来,所以本经呢,它在所有经典当中的第一个特色,它具足一种普遍性。

第二个特色就是它具足了简要性:因为本经是所谓的佛遗教经,佛陀在生平的时候讲了很多持戒跟修止观的方法,那么在临命终的时候呢,这个时候的时间是非常的紧迫,马上就要入涅槃,马上就要离开人世间,所以在这么一个非常紧迫的情况之下,佛陀一定会把戒定慧的一些修学重点,作一个简单扼要的回顾。所以本经在修学戒定慧的时候,它具足一种简要性,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,掌控整个戒定慧修学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,这就是本经在修习戒定慧的内涵当中的一个普遍性与简要性。

以上是说明本经的特色。这以下我们请看讲议:佛遗教经讲表。将释此经大分为三:我们这次有三大科来解释本经。

第一科是解释经题,我们首先解释本经的经题。

第二科是经文大意、经文大意当中我们就引用莲池大师跟天亲菩萨的对《佛遗教经》的注解,他有一个经文大意的开示,我们就根据这两个古德的开示来了解经文大意。

第三科是随文释意,正式的随顺经文来解释它的义理。

我们先看第一科、解释经题:

本经的经题有两个:

第一个是:《佛遗教经》

第二个是:《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》。

先说明《佛遗教经》,经题中的「佛」是说法者,「遗教」是所说的法,人法双举,故名《佛遗教经》。所以本经是人与法的和合。其中「佛遗教」是别题,「经」是通题。

先解释别题中的「佛」,佛陀翻成中文为「觉」,他依止清净智慧,觉悟真理。觉悟的相对名词是无明,凡夫心安住在无明大梦中,一天过一天,一生过一生,如是生活在无明大梦中。为何把无明譬喻为梦呢?因无明的体性是「执妄为真」,犹如做梦时,在梦境中对所见的人事因缘,都以为真实。凡夫心跟因缘所生法接触时产生执取,这跟做梦时执妄为真是相同的。佛陀透过所觉悟的真理,能消灭心中的无明。

在蕅益大师对本经的注解中,他根据《大乘起信论》,说明「觉」有「本觉」、「始觉」、「究竟觉」三种。觉悟就是智慧的观照,以下根据《大乘起信论》的重点,简要说明其内容:

第一本觉:本觉是心中本来具足的智慧,我们心中虽起种种的颠倒妄想,但在打妄想的明了心性中,具足了觉照的智慧,只是它没有表现出来而已。这种本来具有的智慧,不是假借佛法的熏习而生起,而是本来就有,法尔如是。本来就有的,叫作本觉。

第二始觉:始觉是依佛法的熏习而生起的观照智慧。根据马鸣菩萨在《大乘起信论》所说,始觉的智慧有三种差别:

一、凡夫觉:凡夫的观照智慧是觉悟业果的道理,他观察生命犹如一无穷尽的水流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生命,影响生命水流的因素是身、口、意所造作的业力,由于过去的业力而创造今生的生命,再依止今生的生命而创造另一业力,这业力又召感来生的生命,如是造成业果的相续。从这业果的观察,我们内心安住善业,对治恶业,这样的智慧成就了人天果报,这是凡夫觉。

譬如我们有时身体会出现病痛,或是人事因缘有障碍,这时我们自我反省,如果在病痛与障碍中,内心产生沮丧跟痛苦,这表示我们心中已丧失观照力,堕落现前境界而产生执取。反之,如果面对病痛跟人事障碍时,内心生起业果的观照,知道这件事的出现是有它过去的业力,则这样的逆境,不但不会造成心情的沮丧,反而给我们警惕,鼓励自己精进断恶修善。

所以一个境界的现前,也就考验我们的观照力是否能如实的生起,若失去观照力,内心起颠倒,对现前境界产生执取,可能就会造罪业了。过去的罪业创造一个果报,在现前果报中起颠倒,又造罪业,如是落于可怕的恶性循环,这就是所谓的「惑、业、苦」,起惑、造业、受苦,在受苦中,又起另一「惑、业、苦」,我们就无法从这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。

所以在内心的黑暗中,培养的第一道光明,是要观察「因果丝毫不爽」,也就是说,只要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境界,这一定跟自己的业力有关,若无业力而召感果报,这是违背佛法的真理,我们绝不相信。所以刚开始观察自己的生命,善业决定召感安乐果报,罪业决定召感痛苦果报,我们对于这样的真理,深信不疑,这是培养智慧的第一个层次―凡夫觉。

二、二乘觉:前面业果决定的观察,是观察因果的表面现象,我们应进一步观察因果的循环,不论是安乐或痛苦的果报,它都是无常无我,剎那剎那的生灭,在生灭中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「我」存在,它只是因缘所生,不断流动的影像而已。这种二乘的觉悟,是透过「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」的道理,观察生命的相貌是「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」,察觉到业果的本质是毕竟空寂,这时我们对于任何因果的流动就能安住于空性,以空性为住,而对治有相果报的执取。如是对生命的观察更深入透彻,内心的安乐也更加坚固而不可破坏。

三、菩萨觉:菩萨观察因缘法,无论是表相因果的流动,或是因果的空性本质,亦即诸法的本性,这些有相的现象与无相的本性,都是一念的心性所变现,如是我们就找到一切因缘的根源,原来是一心所变现。这时我们观察到,若要改造生命就必须改造心念,因为整个因缘就在剎那剎那的起心动念中,不断的变现,所以改造心念非常重要。

在改造心念中,《大乘起信论》说,观察这念心有两个相貌:

第一真如心:这是跟我空、法空相应的真如门,它是一切安乐的根本。

第二生灭心:这是跟我、法二执相应的生灭门,它是一切的根源。若要离苦得乐,讲到究竟处,就不完全只是断恶修善;更重要的,要使心念「弃生灭,守真常」,消灭有所得的攀缘心,安住于无所得的清净本性,这才是真实究竟的离苦得乐。

前几天台中有位居士打电话给我,我听他讲话的口气,觉得他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,他说开始修习佛法后,经常自我反省。身为一位居士,他所接触的环境错综复杂,所以有时觉得自己还是经常有贪欲烦恼、瞋恚烦恼、忌妒心、高慢心。他说以前还未学佛时,不知道会起这些烦恼,自己活在无明大梦中,现在眼睛打开了,启动观照力以后,发觉内心有这么多的烦恼,他感到非常沮丧,有时非常厌恶自己,他问我该怎么办?

他能观察到有相的善恶因果,这已经很难得,但他还可以提升观照力。虽然自己厌恶贪欲烦恼、瞋恚烦恼,但这些烦恼并不代表自己,厌恶烦恼并不表示要讨厌自己,什么才是自己呢?每一众生的本来面目是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。」这才是自己的本性,而所有的烦恼跟罪业,都是后来熏习而有,这都是外来的东西,它不能代表自己,所以我们应该厌恶烦恼,并且要肯定自己。

什么才是自己呢?简单的说,「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」,这才代表自己。所以菩萨从观察整个真如与生灭的因缘,觉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是「真如」,其他生灭变化流转的烦恼障、业障、报障,都是一时的颠倒熏习而有,所以也可以假借佛法的熏习,把它消灭。这个就是在学佛过程中重要的觉悟-始觉。

第三、究竟觉:当所栽培的始觉智慧与本觉智慧,合和为一,始本不二,始本一如,这是究竟觉。觉悟是指内心的观照,这在佛法中非常重要。佛法的修学有内的观照及外在的行动两种,观照是眼睛,行动是脚。从佛法的角度来说,假如内心观照真理的智慧消失,即使断恶修善,也只能成就人天有漏的福报,不能成就解脱的。

古德说:「剎那失照,犹如死尸。」一位修行人,无论拜佛或持戒,譬如修持戒,如果没有跟四念处的观照相应,内心只在戒相上造作,就不能产生解脱功德,所以「剎那失照,犹如死尸。」在禅宗的传承,每天在静坐反省自己时说:「主人翁,你要醒一醒啊!」也就是说,经常要提醒自己,不要被眼前境界所转,心不随境转,要求自己跟境界接触时,启动观照智慧,安住于真理,不要着于外在的境界,如是渐渐能趋向佛道。

以下解释经题《佛遗教经》的「遗教」。佛陀在本经宣说「遗教」,「遗」的「顾命」,也就是世间人所谓的「遗嘱」。「顾命」的顾是回首,佛陀一生中宣说了很多戒定慧法门,在临命终时把他做了重点式的回顾,称为「顾命」。「遗嘱」是佛陀在临命终时,对于还未修成阿罗汉的弟子们,把戒定慧的重点做最后的告诫。所以身为佛弟子,依之而修行才是真正的法子,假如违背佛陀的遗教,则是大逆不孝。身为佛弟子,我们孝顺佛陀主要是依法而行,所谓「孝顺」,百孝不如一顺,真正的孝是顺从佛法修学,这才是真实孝顺佛陀。

最后经题之「经」,古德的解释有两个:

(一)法:法是轨则,佛陀说法时,经常宣说:杂染法有杂染法生起的规则,清净法有清净法生起的规则。

(二)常:佛陀所宣说的染净规则,不随时空而改变,过去如是,现在如是,未来亦复如是。

这部经是佛陀的遗教,佛在世时,弟子们依止佛陀而修行,以佛为师。一个内心颠倒的众生,经常亲近佛陀,请佛陀开示,在修学过程当中遇到障碍,佛陀以他的智慧,观察众生的根基,知道众生烦恼的厚薄,善根的浅深,为众生破除种种障碍,所以佛在世时,弟子们若有问题,请佛陀开示即能解决。

但现在佛陀即将灭度,这时弟子们有两种心情,若是四果以上的阿罗汉圣人,他内心已有清净光明的戒定慧,他安住在无漏的戒定慧中,对佛陀的灭度只是感到很遗憾,如果佛陀能住世久一点,则会更好。所以四果以上圣人对佛陀灭度的悲伤,比较轻微,他只是感到遗憾,因他内心中已经有一个「家」,他有戒定慧的法宝来摄受他的心。但四果以下的圣人及凡夫就不同,他们大事未办,而且内心的「家」尚未生起,有的还未完成,这时佛陀即将灭度,他们顿失依护,所以内心非常惊怖,尤其生死凡夫更感惊恐。

佛陀在离开众生之前安慰弟子们说:「我在世时,以佛为师,佛灭度后,以法为师。」虽然佛陀已灭度,但弟子们能遵循佛陀教法,「展转行之,则是如来法身常住而不灭也。」也就是说,佛陀虽已灭度,但如果对佛陀日常生活中的开示,能精进修学,就像佛陀在世时一样,大家也可以得到离苦得乐的功德。所以后面的流通分中说:「佛在世时,以佛为师,佛灭度后,以法为师。」以佛陀的戒定慧法门修学,也就代表佛陀法身常住而不灭。

二、《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》

本经的第二个翻译是《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》。「垂」是将入未入之时,佛陀在临命终时,将入涅槃而未入涅槃的时候,称为「垂」。「涅槃」是「离过绝非,不生不灭之义。」涅槃是相对「生死」而说,它有两层意义:

第一是离过绝非:涅槃本身没有烦恼跟罪业,它是大安乐的境界,跟凡夫的生死烦恼不同。第二个,涅槃的安乐境界是不生不灭,它不像凡夫的安乐是不断的剎那剎那流动改变的,也就是说佛陀内心昨天的安乐,跟今天、明天没有任何变化,不生也不灭,不垢也不净,不增也不减,没有任何的变化相。涅槃的内涵包括了「离过绝非」及「不生不灭」,这种境界安立为涅槃。这里的涅槃是约小乘的「无余依涅槃」而论。

「略说」是「对平日广说,此为要略。又对大机所见《大般涅槃经》,此为简略故也。」平常佛陀说法时,时间很充裕,所以很广泛的宣说戒定慧法门,但这时佛陀临灭度时间紧迫,所以佛陀只能选择戒定慧中比较扼要的,加以说明,这是略说的第一层意义。此外,「又对大机所见《大般涅槃经》,此为简略故也。」前面是约量的广略,这里是约内涵的浅深来说。大乘根基的人,他所听闻佛陀的教诫是四十卷的《大般涅槃经》,这是比较深入的一部经,小乘根基的人听到的是本经的《佛遗教经》。

蕅益大师在解释经题时说,本经从当体上来说是声闻法,但旁通大乘。声闻法对菩萨来说是共学的,声闻法主要是对治三界的见思烦恼,所以对凡夫是比较实际一点,因我们现在经常所起的烦恼都是三界的见思烦恼,所以如果能善加利用声闻法,对我们现前的环境来说特别扼要。

这里对涅槃与生死作一简单的说明:我们这一期生命的死亡,从凡夫来说,生死的依止处是无明,亦即我爱执,这是以自我为中心,所生起的生灭心识,亦称为阿赖耶识。凡夫的死亡,因他内心中有自我意识,所以他积集很多的烦恼与罪业。在一期生命结束后,他必定召感三界的有漏果报,所以凡夫的生死是不能作主的,「引满能招业力牵」,是由业力所引导我们,一次又一次在生命中起同样的烦恼,造同样的错误,受同样老病死的痛苦,不断的重复我们生命的历史,这就是所谓的生死。

佛陀在生死中,他的心安住于涅槃,涅槃的依止处是跟我空、法空相应的清净法身,也就是说,佛陀那念清净明了的心性是没有烦恼跟业力的,所以说是离过罪非。若没有烦恼跟业力,他为何来到人世间呢?他是依止大悲心,所谓的「从本垂迹」,从清净的法身中,依止大悲心,来到人世间陪我们流转,为众生宣说佛法。当死亡来临时,佛陀「摄迹归本」,又回到清净法身,所以在整个过程中,他是清楚分明,完全能自在作主,这跟凡夫是不同的。

以上是解释经题,这有《佛遗教经》与《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》两种的经题。

第二科、经文大意。分总标跟别明。

一、总标

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,莫大乎遗教经焉;推征解释开诱行业,莫深于马鸣(天亲)论矣!然则论主发挥遗教,亦犹龙树启明大品欤。彼则融有而即空,此乃扶律以诠定。是故中夜三唱,圆戒珠以严身;上士七科,滋法乳而延命。既而寡尤寡悔,二乘由是而功成;即事即心,三贤于斯而果满。非夫至圣最后垂范者,则安能至于兹乎!

《佛遗教经论》的作者,古代有两种说法,有说是马鸣菩萨所作,有说是天亲菩萨所作,但现代人偏重认为是天亲菩萨所作,但这两种说法都是存在的。这段总标是莲池大师在《佛遗教经论疏节要》中,注解《佛遗教经》前的一段开示,以说明本经特色。

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,莫大乎遗教经焉;在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中,讲到化教与制教,「制教」诠释戒律之学,以摄受我们身口二业,对治身口的罪业;「化教」则诠释定慧之学,调伏我们意业的爱取颠倒。在佛陀一代的教法中,对制教的戒学及化教的定慧之学,都能叙述其事相,张举其义理的,可说没有超过《佛遗教经》的了。也就是说,一般的经典都有所偏重,或偏重戒律,或偏重止观,只有本经是戒定慧三学都完全开展叙述。

推征解释开诱行业,莫深于马鸣(天亲)论矣!在《遗教经》的诸多注解中,若讲到义理的解释,乃至于修行方面的开导,则没有超过天亲菩萨《佛遗教经论》的周详了。

在入正文解释时,无论是科判或义理的发挥,都是根据蕅益大师的《佛遗教经解》,而蕅益大师的注解,事实上多分参考天亲菩萨的注解,很多地方是类似的,只是蕅益大师将它简化扼要。这里莲池大师赞叹天亲菩萨的《佛遗教经论》,认为它能了解佛陀的真实义,把《佛遗教经》的义理完全开显出来。这是总标,第二段看别明:

然则论主发挥遗教,亦犹龙树启明大品欤。

天亲菩萨对《佛遗教经》注解的地位,犹如龙树菩萨之解释《大品般若经》,《大品般若经》在历代的注解中,以龙树菩萨的《大智度论》最为权威。天亲菩萨的《佛遗教经论》亦复如是,它也能把佛陀《遗教经》的真实内涵完全表达出来。以上是这两部论的相同处。

彼则融有而即空,此乃扶律以诠定。这两部论的不同处,《大智度论》是融会有相的因缘法,入无相的空性,也就是说,《大智度论》所讲的因缘所生法,不论是生死的杂染缘起,或清净涅槃的还灭缘起,都是假借因缘所生,其体性是毕竟空。所以《心经》说:「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。」在空性的观察中,不但凡夫的有漏法是毕竟空,乃至「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」圣人所觉悟的四圣谛真理也是毕竟空,都是假借因缘才出现。所以《般若经》的重点偏重在发明无相空性。

本经则不同,「此乃扶律以诠定」,本经一方面重视戒律的修持,一方面更强调止观的修学。所以在修学的方法上,有的经典是属于破坏性的,如「般若经」专门破执,你讲一个东西,它就来破,破到最后就无有少法可得;有的经典则是建设性的,它要你这件事要做,那件事也要做,这是属于有相行。本经属于建设性的经典,建立我们的戒定慧之学。

「是故中夜三唱,圆戒珠以严身;上士七科,滋法乳而延命。」所以佛陀临终时的三唱,使我们能戒身具足,经过天亲菩萨七科的说明,使佛法能永远相续存于我们的心中,因佛陀有时讲得很简略,须假借天亲菩萨七科的说明,才能把佛陀的法义转入众生心中,使法身相续不断。

最后总结:

「既而寡尤寡悔,二乘由是而功成;即事即心,三贤于斯而果满;非夫至圣最后垂范者,则安能至于兹乎!」

从灭恶角度来说,修学本经能减少身口的过失,「尤」是指口业的过失,「悔」是指身业的过失,所以修习本经能减少身口的过失,而奠定止观的基础。在生善方面,若能把持戒的事相,会归到止观的修行,则能成就三乘的圣果。这样的经典,如果不是佛陀在临命终时,彻底悲心的告诫,怎能发挥如此殊胜的功德呢?

我们读本经时,会有一种深刻的感受,我们过去虽也学过戒律与止观,但本经的不同处,在于它特别扼要,譬如持戒,佛陀在本经告诉我们有几个重点要先成就;在灭恶方面,恶法虽有很多,但哪些恶法绝不能触犯,若触犯马上会障道;在生善方面,善法虽也众多,佛陀告诉我们哪些功德一定要先成就,否则将一事无成。所以佛陀在临命终时,对灭恶生善的内涵已没有太多时间广说,只能抓住重点宣说,诸位在读本经时,你将能体会佛陀的彻底悲心,他把重要处都标列出来。

好,我们修息十分钟。

小说《佛遗教经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最新更新
继续看书

同类推荐

猜你喜欢